第十三期业余党校第三次党课
智能技术学院第十三期业余党校第三次党课于2025年9月24日晚上18:30在一号教学楼1217教室顺利开课,本次党课由24物联网应用技术班的徐晨杰同学主持。

课程开篇,侯卫东老师以一组震撼人心的数据切入,直观展现了长征的“人类历史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历时368天,进行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途径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其间,营以上干部牺牲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足30岁,从瑞金出发时的86000人到陕北会师时仅剩7000人,每一组数字都镌刻着征途的艰险与牺牲的沉重。

课程的核心部分聚焦“长征精神的延续与当代价值”。侯老师指出,长征精神早已融入民族血脉,在不同历史时期持续发光发热: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坦克大炮”,延续了长征的抗争基因;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军队让麦克阿瑟发出“谁想和中国陆军作战,一定是有病”的慨叹,蒙哥马利更是将“不与中国军队地面交手”列为军事家禁忌,彰显了长征精神铸就的军魂力量。

最后,侯老师从政党发展视角升华主题:中共一大13位代表中7人脱党或叛党,而党从53名党员成长为建国时670万党员的执政力量,28年历程本身就是一次“精神长征”。他引用迪克·威尔逊“长征是中国人民重要的精神财富”的论断,强调长征精神既是军队的精神、党的精神,更是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
课后,学员们纷纷表示,侯卫东老师的授课以数据为骨、以故事为肉、以精神为魂,让大家深刻理解了长征精神“有梦想、有信仰、有坚持”的核心内涵。未来将以长征精神为指引,在工作中践行初心、勇担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