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2020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单考单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业机器人技术(560309)。
二、入学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学制3年;可根据学生灵活学习需求,合理、弹性安排学习时间,但修业年限不得超过5年。
四、职业面向
表1 专业职业面向分析表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装备制造大类(56)
| 自动化类(6309)
| 通用设备制造业(34);专用设备制造业(35);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6-30-99-00);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6-31-01-10);
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2-02-07-07);
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2-02-11-01);
设备工程技术人员(2-02-07-04);
|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
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
销售与技术支持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中级证书(“1+X”证书)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备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自动控制工程技术人员、电工电器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群,能在自动化类企事业单位尤其是民营小微企业生产一线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目标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及精益求精、敬业创新的工匠精神。
(4)具有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6)具有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7)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
2.知识目标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3)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
(4)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机及电气控制、液压与气动的基础知识。
(5)掌握工业机器人编程、PLC控制技术、人机接口及工控网络通信的相关知识。
(6)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助设计、制造的相关知识。
(7)掌握机器视觉、传感器相关知识、熟悉MES(制造执行系统)相关知识。
(8)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知识。
(9)熟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及系统维护相关知识。
(10)熟悉产品营销、项目管理、企业管理等相关知识。
3.能力目标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4)能读懂工业机器人系统机械结构图、液压、气动、电气系统图。
(5)会使用电工、电子常用工具和仪表,能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机械、电气系统。
(6)能选用工业机器人外围部件,能从事工业机器人及周边产品销售和技术支持。
(7)能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电气设计,能进行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三维模型构建。
(8)能使用视觉系统进行尺寸检测、位置检测等。
(9)能熟悉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离线编程及仿真。
(10)能组建工控网络,编写基本人机界面程序。
(11)能按照工艺要求对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系统进行集成、编程、调试、运行和维护,能编写工业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技术文档。
(12)能进行MES系统基本操作。
(13)能阅读工业机器人产品相关英文技术手册。
(三) 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
表2 职业资格与技能证书要求一览表
序号
| 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证书
| 发证单位
| 等级要求
| 获证要求
|
应取得
| 鼓励取得
|
1
| 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
| 北京华航唯实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级
| √
| |
2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基本技能合格证书
|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
| 一级
| √
| |
3
| 浙江省大学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证书
|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
| B级
| √
| |
4
| 全国CAD技能等级考试
| 中国图学会
| 一级
| | √
|
5
| 维修电工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中级
| | √
|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设置分析
1.根据上述人才培养规格,分析本专业应开设的课程或实践教学环节,详见表3。
表3 基于人才培养规格的课程设置分析
项目
| 具体要求
| 开设课程或实践环节
|
知识结构
| 基础平台
| 熟悉机械制图、掌握电气制图的基础知识。掌握工业机器人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液压与气动技术等相关基础知识。
| 工程图学与CADC语言程序设计
电工电子技术
机器人技术基础
液压与气动技术
机械设计基础
电气控制技术
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电子工艺CAD
|
专业平台
| 熟悉工业机器人辅助设计、制造的相关知识。掌握机器视觉、传感器相关知识。熟悉MES(制造执行系统)相关知识。掌握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知识。熟悉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及系统维护相关知识。
| PLC原理及应用Solidworks制图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机器人安装与维护
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
|
素质结构
| 思想品德
| 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
身心素质
|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1~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
| 体育大学英语
应用数学(理工类)
大学语文
军事理论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
能力结构
| 通用能力
|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
| 军事技能训练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小微企业管理实务
大学生创业实务与就业指导
社会实践
毕业教育及毕业答辩
|
职业能力
| 能熟悉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现场编程、离线编程及仿真等相关知识。
| 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
|
2.根据中级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1+X”)证书要求,分析、确定所应开设的相应课程或实践环节,详见表4。
表4 基于中级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职业技能(“1+X”)证书要求的课程设置分析
职业功能
| 工作内容
| 开设课程或实践环节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
| 工作站方案适配
| 电子工艺CADSolidworks制图
工程图学与CAD
|
工作站原理图绘制
|
工作站说明文本编制
|
工业机器人系统程序开发
| 工业机器人通信模块的配置与操作
| PLC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机器人视觉与传感技术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
工业机器人典型工作任务示教编程
|
工业机器人周边设备编程
|
视觉系统应用
|
工业机器人系统调试与优化
| 工作站虚拟仿真
| 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电机拖动与控制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
|
常用电机参数设置
|
常用传感器调试
|
工作站调试与优化
|
工业机器人系统维护维修
| 工作站维护
| 机器人安装与维护
|
工作站机械故障维修
|
工作站电气故障维修
|
(二)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含公共文化课、公共技术技能课)、专业课(含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课)及选修课(含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三部分组成。
1.公共基础课
本专业共设置16门公共基础课,其中公共文化课10门、公共技术技能课6门,其课程简介详见本册附录1(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课一览表)。
2.专业课
本专业共设置20门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9门,包括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工程图学与CAD、机器人技术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子工艺CAD、液压与气压传动技术、电气控制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等;专业核心课8门,详见表5;专业技术技能训练课3门,包括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与考核、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与鉴定、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
表5 专业核心课程一览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教学目标
| 主要内容
| 教学要求
| *课程性质/模式/承担者
|
1
| PLC原理及应用
| 引导讲授PLC结构、工作原理、逻辑指令、顺控指令、功能指令等理论知识,训练学生基于PLC的电气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能力;控制程序的设计、编程能力;整体控制系统的运行、调试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工作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通过项目的解决,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 PLC技术发展历史、典型PLC结构、PLC系统开发的典型过程、PLC系统的典型指令、PLC系统外围接口、PLC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等
| 采取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创设教育情境,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要充分利用挂图、投影、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
| B/Ⅰ/◇
|
2
| Solidworks制图
|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Solidworks三维设计有关知识,并初步具备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与分析实例所得的经验对工业机器人进行三维造型设计的能力。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基于工作任务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专业技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步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课程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负责、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团队意识,及其重质量、守规范和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通过理论、实训、实习相融合的教学方式,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型人才。
| 系统建模技术概论、Solidworks建模软件安装、草图绘制、零件图绘制、装配图绘制、基本运动仿真、模型导入及系统仿真
|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构建的工程项目课程体系。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 B/Ⅰ/◇
|
3
| 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编程
| 通过详细的图解实例对机器人的操作、编程相关的方法与操作进行讲述,以及通过相应的机器人编程操作训练课,让学生了解与编程和操作作业相关的每一项具体操作方法,让学生掌握根据生产线技术手册完成对工业机器人的编程、安装、调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与此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并培养学生从事工业机器人软、硬件方面故障诊断、维修、设计方面的职业素养。
| 工业机器人系统构成、安全操作规程、系统基本设置、示教器使用、坐标设定、指令使用、程序编写、系统备份、搬运等基本应用系统综合示教
| 以培养工业机器人编程和操作职业能力为根本,将岗位工作内容与机器人应用等知识体系有机整合,并遵循学生认知和知识点的递进连接规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实现能力提升。本课程采用项目化的教学方式,重点围绕“线性工业机器人”和“多关节工业机器人”示教式编程方式、“G代码”、人机界面等编程方式开展教学,内容包括示教机基本操作方式、人机界面基本原理和编程方式、G代码操作等方面,通过项目的实施,将所有相关联的知识点、技能点串接在一起,教学做一体化,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工作方法能力、设计能力和职业能力。
| B/Ⅰ/△
|
4
| 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
| 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工程应用虚拟仿真的基础知识、机器人虚拟仿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机器人工作站构建、RobotStudio中的建模功能、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Smart组件的应用、带轨道或变位机的机器人系统创建于应用,以及RobotStudio的在线功能,具备使用RobotStudio仿真软件的能力和针对不同的机器人应用设计机器人方案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它机器人课程打下良好基础。
| 离线编程与仿真技术概况、RobotStutio编程与仿真软件的特点、软件设定、系统模型构建、组件使用、离线编程、系统综合仿真、现场设备离线编程及调试
|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仿真实训教学、综合实践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理论教学实行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训室,实行情境教学,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B/Ⅰ/△
|
5
| 机器人视觉技术及应用
|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使用图像空间滤波、频域变换、特征点检测、图像匹配与几何映射等机器视觉的基本方法,掌握简单机器视觉问题的求解方法。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毕业就业培养专业素养,提供技术准备。
| 机器视觉的一般原理、典型机器视觉系统的硬件构成、软件设置开发方法、程序编制等
| 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点,采用理论教学结合实际问题分析的方法,遵从分知识点循序渐进的原则,主要以启发式教学和实例教学法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设置针对性的课程项目,通过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通过设置小组合作形式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B/Ⅰ/△
|
6
|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
| 要求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机构、部件组成、控制系统、开发平台、指令系统乃至工业设计及集成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 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一般过程、工业机器人I/O接口技术、工业机器人外围通信技术、工业机器人典型工装系统、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程序调试方法、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程序整体运行等
|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理论教学、现场教学、仿真实训教学、综合实践训练相结合,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发展。理论教学实行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在现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训室,实行情境教学,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实际操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 B/Ⅰ/△
|
7
| 机器人安装与维护
| 通过本门学习领域课程工作任务的完成,使学生了解工业机器人的分类、特点、组成、工作原理等基本理论和技术,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方法与流程,具备工业机器人的安装、调试、故障检测与维修,设备管理等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使学生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基本目标,提高其实际应用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习惯,同时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素质养成意识以及创新思维的能力。
| 工业机器人系统基本参数设定、电气系统安装及维护、机械系统安装及维护、外围系统安装及维护、软件系统维护、常见故障诊断及排除等
| 本课程教学着重于阐明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的一般方法与流程,突出对ABB机器人进行安装、调试、故障检测与维修,注重动手能力训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
| B/Ⅰ/△
|
8
|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
|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组态软件控制技术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并具备工业自控系统组态、控制软件编程、参数调整能力,为从事电气工程师等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并注重职业素养和诚信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工业组态软件概述、组态软件安装、气缸运动控制上位监控系统、机械手运动控制上位监控系统、恒温水槽上位监控系统等
| 由于本课程对实践经验及操作技能要求较高,应由专业技能熟练的骨干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导,按照“教、学、做”一体的方式组织实施。由于组态软件控制技术应用性强,应重视现场教学,通过认识企业生产流程,掌握组态软件控制在工业生产上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
| B/Ⅰ/△
|
备注
| * 有关规定详见附表1末端的注1。
|
3.选修课
本专业共设置了8门专业选修(拓展)课,包括计算机高级应用(二级)、智能制造概论、机电专业英语、电机拖动与控制、数控加工操作与编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工业机器人产品营销、自动化生产线调试与维护等,要求学生从中选修6门课、12学分;此外,学生还须从学院设置的公共选修课中选修2门、4学分。公共选修课简介详见本册附录2(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一览表)。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一)教学时间分配
三年累计156周,其中寒、暑假36周,教学活动120周,每学年平均安排40周教学活动。具体安排详见表6。
表6 教学环节总周数分配表
学期
| 课内教学(理论及实践教学)
| 认识
实
习
| 跟岗
实
习
| 顶岗实习(含毕业设计或论文)
| 复习考核
| 军训(含专业概论和“长征精神”专题)
| 毕业教育
及毕业答辩
| 职业基本
技能
训练
与
考核
| 社会
实
践
| 教
学
周
小
计
|
假
期
|
合
计
|
一
| 14
| 1
| | | 1
| 2
| | | 1
| 19
| 11
| 23
|
二
| 18
| | | | 1
| | | 1
| 2
| 22
| 29
|
三
| 18
| | | | 1
| | | | 1
| 20
| 10
| 24
|
四
| 18
| | | | 1
| | | 1
| 2
| 22
| 28
|
五
| 10
| | 6
| 4
| 1
| | | | | 21
| 15
| 25
|
六
| | | | 15
| | | 1
| | | 16
| 27
|
合计
| 78
| 1
| 6
| 19
| 5
| 2
| 1
| 2
| 6
| 120
| 36
| 156
|
备注
| 职业技能资格培训鉴定(考证)利用课余时间分散进行,不占用教学周数。
|
(二)课程性质与结构比例
本专业总学时数为2667,其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占总学时数的58.01%,公共基础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31.08%,选修课教学时数占总学时数的10.12%;总学分为150,一般每18学时计1学分,军事技能训练、社会实践、职业基本技能训练考核、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教育及毕业答辩等1周计1学分。课程性质与结构比例见表7。
表7 课程性质与结构比例表
课程类别
| 课时数
| 其中
| 占总课时比例(%)
| 学分数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论课时
| 实践课时
|
公共基础课程
| 829
| 381
| 448
| 31.08
| 51
| 34.00
|
专业课程
| 1568
| 559
| 1009
| 58.80
| 83
| 55.33
|
选修课程
| 270
| 180
| 90
| 10.12
| 16
| 10.67
|
合计
| 2667
| 1120
| 1547
| 100
| 150
| 100
|
(三)实践教学安排
表8 实践教学安排一览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主要内容和要求
| 学期
| 周数(学时数)
| 课程性质/模式/承担者
| 地点
| 考核形式
|
1
| 职业基本技能训练与考核
| 掌握电气接线、PLC程序设计与调试、工业机器人操作和编程。在企业师傅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技能训练。
| 2-4
| 2(50)
| C/Ⅰ/◇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依据考核标准,现场培训、考核、打分
|
2
| 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与鉴定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设计、调试和优化。在企业师傅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中级考证。
| 2-6
| (25)
| C/Ⅰ/◇
| 校内外实训基地
| 理论考试和实操测试。
|
3
| 毕业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
| 完成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达到该岗位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要求。在企业师傅和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内容比较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
| 5-6
| 19(475)
| C/Ⅰ/※
| 实习单位
| 依据考核标准,岗位打分和实训报告。毕业设计执行学院毕业论文及答辩要求。
|
(四)教学进程安排
详见附表1(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单考单招)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八、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1.本专业的学生数与专任教师数比例为25:1,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0%。
2.专任教师应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和工业机器人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硕士学历或学位;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扎实的理论功底、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较好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每5年中累计有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3.专业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了解行业、专业发展动态及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且在本区(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4.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原则上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职业资格,能承担专业课讲授、实习实训指导等教学任务。
(二)教学设施
1.教室要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拥有Wi-Fi环境,并有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2.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应达到的要求
表9 本专业校内实训基地要求一览表
序号
| 实验实训室名称
| 主要设备
| 主要实训项目
|
1
|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实训室
| 典型机电设备模型或实物、典型机构示教板、典型传动示教装置、常用机械零部件示教板和典型工业机器人机构模型等。
| 认识实习机器人拆装
机械设计
|
2
| 工业机器人仿真实训室
| 计算机、投影仪、白板等,接入互联网,配备工业机器人编程及仿真、应用系统集成设计相关软件,计算机性能应能满足主流工业机器人相关软件运行要求。
| 构建工业机器人工作站机器人离线轨迹编程
Smart组件的创建
现场设备离线编程及调试
|
3
| 工业机器人操作编程实训室
| 不低于4套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包括工业机器人搬运、装配、码垛等常见应用及相关周边设备。
| 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操作工业机器人的I/O通信
工业机器人程序编写与调试
|
4
| 工业控制实训室
| PLC、触摸屏、组态等工业控制核心器件,根据课程教学要求对控制对象等进行设计,设备数量保证上课学生2~5人/台(套)。
| PLC综合控制实训电气综合控制实训
|
5
|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实训室
| 工业机器人及机器视觉等周边关键部件4套以上,能够完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完整过程。
| 工业相机认知数字图像处理
|
3.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提供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运行维护、自动化控制系统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服务等相关实习岗位,能配备一定数量的实习指导教师,且具有较为完善的安全保障设施和较为齐全的学生实习管理制度。
4.信息化条件应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
(三)教学资源
1.严格执行学院《教材管理暂行制度》,选用体现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优质教材;根据需要校企合作开发校本教材。
2.图书馆要配备工业机器人行业各类国家标准、工业机器人专业技术及其实务操作类图书。
3.数字资源应能满足学生学习及教师教学实施、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需要。
(四)教学方法
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线上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模式;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指导学生借助线上资源自主学习、泛在学习,并实现师生之间的线上互动,有效拓展学生学习时间和空间。
(五)教学评价
1.教学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
2.创新终结性评价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技能测试、机考、设计方案等方式,呈现形式可为试卷、评价表、报告、作品、实物等。
3.在分层教学的基础上大力实施分层考核,以适应不同层面学生的特点与需求。
4.针对课堂教学、线上教学(慕课、直播课堂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特点,探索实施泛在化、个性化、定制化、精准化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
5.坚持以育人为目标,实施学生跟岗实习与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由企业师傅从实习态度、实习纪律、工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学校教师从实习周志、实习报告、实习纪律等方面予以评价,二者分值的权重为6:4。
(六)质量管理
1.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构建完整且相对独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促使人才培养规格的达成。
2.优化质量监管制度。强化“三风”建设和教学督导工作,优化“三风”督查值班制度、例会制度、预警制度及督导工作的周报、期析、年结制度;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等制度;建立与合作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督导制度;完善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制度。
3.完善质量评价机制。一要坚持任课教师自评与互评,各门课程均需进行“课后教学反思”;二要坚持学生评教全覆盖;三要继续开展毕业生追踪调研;四要做好在校生信息员队伍建设,收集并及时处理来自学生的有关诉求;五要注重合作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六要按照要求,及时发布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的评价与监督。
4.促推质量持续提升。充分发挥专业建设委员会作用,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教育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九、毕业要求
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学时、学分,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经考核全部合格,准予毕业。
十、编制说明
(一)本方案是根据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及《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修)订2020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并结合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实际情况而编制的。
(二)为落实“书证融通”,在认真学习、研讨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基础上,将其中中级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及要求融入了本方案。
(三)本方案是在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在校生学情调研、专业评估与整改,并认真分析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基础上,由本专业建设委员会编制(修订)的。
(四)本方案经过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自动化企业、教研机构、校内外一线教师和学生代表等参加的专题会议的论证。
(五)本方案中的所有课程均应体现“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体现对学生“长征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具体要求详见《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
十一、附表
附表1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工业机器人技术(单考单招)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注1:课程性质: A–纯理论课程; B–理实一体化课程; C–纯实践课程。
课程模式: Ⅰ–纯线下教学; Ⅱ–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Ⅲ–纯线上教学。
课程承担者:◇–学校教师开设课程; ※–企业师傅(外聘人员)开设课程;
△–校企联合开设课程,实行校企共建、一课双师。
注2:短学期课程要注明授课学期、授课周数及每周实际课时数。
执 笔 人:李文武
教研室主任:李文武
系 主 任:张晓燕
编制(修订)日期: 2020年6月15日
附件:2
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报告
专业名称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所属系别
| 智能技术系
|
论证时间
|
| 论证地点
|
|
主要论证内容及结论:
系主任(签名)
2020年 月 日
|
参与论证会主要人员信息表
|
序号
| 姓 名
| 工 作 单 位
| 职 务
| 职 称
| 备 注
|
1
|
|
|
|
|
|
2
|
|
|
|
|
|
3
|
|
|
|
|
|
4
|
|
|
|
|
|
5
|
|
|
|
|
|
6
|
|
|
|
|
|
7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