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应急救护培训重要意义
急救作为一项技能,在自己生活中的关键时刻能够带来扭转局势的作用。急救这项技能本身就反映出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急救技能的培训可以从某种程度上给参训者带来更多其他的助益,比如紧急情况下的沉着镇定和思维明晰,而这些助益除了能够使得急救的施加更加有效之外,还在生活中为参训者带来很多帮助。
心跳/呼吸骤停在临床上是最紧急的情况,心跳停止四分钟内进行现场心肺复苏抢救(CPR-BLS),并于八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CPR-ALS),则病人的生存率是43%。在中国,显然大多数情况下,120急救车是无法四分钟赶到现场的!而外伤出血也是最需要现场急救的危重症之一。出血伤员只要拖延几分钟急救,就会因为失血危及生命!
我国是突发事件频发的国家之一。突发事件造成的各种灾难通常是人们意想不到的,因此,普及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增加群众自救互救能力变得尤为重要。中国红十字会长期以来承担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宣传,并开展救护员培训。
开展急救培训课程,使受训者掌握最基本的自救,互救知识和最关键的初级救生技术。从而提高个人在灾害,意外事故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降低由灾害或这疾病引起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预防突发事件引起的盲目慌乱现象,有效控制事态的扩张,减少或者避免安全隐患。
开展救护培训,提高救护能力
2021年4月14日,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技术系特邀杭州红十字会留下街道办事处的红十字培训专家,在学院1117报告厅举行了第一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的启动仪式,培训对象主要是我校19级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共304人。浙江长征职业技术学院智能技术系张晓燕主任、智能技术系党支部余泓书记出席了启动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
启动这项工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 20 条”)要求,在院校中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制度,根据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专业教学标准要求,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
长征学院智能系第一期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班开班仪式
通过培训、评价使学生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也可探索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红十字救护员证),同步考试(评价),获得学历证书相应学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站务员技能等级证书)。
深化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充分利用院校和企业场所、资源,与评价组织协同实施教学、培训。提高了城市轨道交通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防灾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以备在工作岗位遇到危及生命安全等突发事件时,能迅速完成抢救工作,减少人员及财产损失。
耐心细致的培训现场
在本期培训课上,红十字会的吴老师从实际案例入手,重点围绕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常见急症等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以及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讲述应急救护对争取宝贵时间、挽救生命的重要性。如何争取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和进行有效救护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在介绍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和动作技巧时,参训人员全神贯注,仔细聆听,并积极参与互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大家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了应急救护知识和操作技能。
红十字会的吴老师在给同学们做包扎示范操作
紧张有序的考核现场
中午12点半,先进行了网上理论测试,同学们都一一顺利过关。在下午实操考核环节进行之前,同学们先做了考前模拟练习一次,大家将理论与实操结合起来进行反复练习,很快掌握了现场急救的基本操作技能。正式考核时,根据班级人数将同学分为三大组,经过两天紧张有序的基本技能考核,大部分学生都通过了理论及实操考试,合格率达98%,将获得红十字会颁发的救护员证书,圆满的完成了本期红十字救护员考证工作。
学生在做心肺复苏考核
据了解,此次救护员培训班是“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的一个部分。该项目由杭州红十字会总会发起,在全省地级城市开展群众性救护培训、应急演练、学校安全教育与体验活动和主题宣传五项活动。
为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努力
为深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活动,本次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与考核,大大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促进广大师生了解掌握应急救护基本知识和救护技能,提高应对突发灾难和意外伤害的能力,应倡议大力推广到其他各专业学生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援培训。
通过此次应急救护技能培训,不仅使教师和同学们学习了解了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还增强了爱惜生命、关爱亲人的意识,提高了自救互救能力,提升了救助他人、奉献爱心的责任感,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智能技术学院城市轨道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