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21城轨1班 刘雨萌
《万里归途》观后感
“祖国不会放弃任何一位同胞,我们一定带大家回家!”
“请大家把国旗、护照举起来,我们带你们,回家!”
我想这是许多人在观看完电影《万里归途》后,记忆最深刻的话语吧。
在边境时局动荡不安、异国战火通讯受阻的多重危机下,中国外交官们毅然选择逆行,化压力为使命担当,坚定信念和希望,用智慧和勇气开路,带领受困同胞们走出了一条生命通道。你可知,这是一条需要穿过硝烟战火、戈壁荒漠的回家之路,万里归途,每一步都艰难险阻,充满未知。
电影《万里归途》长达两个多小时,是根据中国撤侨事件真事改编,首次聚焦中国外交官撤侨幕后,题材新颖,却又给观众带来了最真实的震撼,又燃又感动。
印象中,外交官都是西装革履、冷静睿智的形象,他们代表国家,代表人民,是何等荣耀的职业。但是从没想过他们奔波在撤侨前线,也会面临各种生死考验,何等的不易。我在宗大伟和成朗以及章宁等人的身上,深刻感受到了什么是外交官,什么是中国外交官。他们手无寸铁,却能够舍小家顾大家,用勇气和智谋去对抗枪林弹雨,蒋英雄抽丝剥茧,露出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喜马拉雅山脉,我们已经进入中国的领土,所有的中国同胞,欢迎回家”生命到底可以多脆弱,又可以多坚强。
看完电影以后我很庆幸我生活在一片祥和中,电影中战乱中的国家的断壁残垣与中国浓浓的年味形成强烈的冲击感,宗大伟以及那些刚刚死里逃生回来的人对于万家灯火、漫天烟花以及充满吵闹的场景会不会有割裂感。“所有人都想逃离的地方,是我灾难深重的故土”,中国人终究还有万里归家路,但是努米亚的人们只有这块战争的焦土。我们都知道真正的战争,比电影来的不知要惨烈多少倍,庆幸的是,我们的国家不会放弃我们的每一个人,归途即使万里,也依旧会回家。
何其有幸,我生于这山河壮丽的中华大地。
走出影院,趟进来往人群中伴着浙沥的雨,脸庞上还余露留着彼时留下的泪水,即使没有经历.却依然感同深受。我看向这万家灯火…心中又荡起了万千的波涛。
02
21城轨2班 黄晗彬
《建军大业》观后感
红色,象征着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
从开天辟地的一条红船,到艰难险阻的漫漫长征;从象征希望的延安圣地,到自力更生的两弹一星,先辈们火红的足迹如星星之火,燃遍整个中国。
《建军大业》是一部讲述人民解放军的影片,这个电影是1927年在南昌起义为主线,秋收起义为辅线讲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先驱们积极开展创建中国人民军队的经典故事,这些革命战士们当时都很年轻,在他们可以过美好生活的时候,却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将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在烽火中无悔地奉献出青春乃至生命。在中国共产党面临存亡考验的生死关头,周恩来等人率军进攻南昌城,久攻不下。此时叶挺主动请战,率领炮兵部队轰炸制高点,剧情就这样结束。
朱德率3000人死守三河坝,以3000人抵抗钱大钧部队的10000人,在最后一天,钱大钧的部队发起总攻的时候,朱德留下的部队严防死守,最终与钱大钧的部队同归于尽,为先行军争取到宝贵的时间,最后朱德率残余部队追上先行部队,最后汇合。
解放军走过曲折而又顽强的不平凡之路,为了取得胜利将士们信念坚定。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响枪响,到今天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我们也更加感受到党的领导是正确的。祖国强大,人民生活的安定富裕。而处于生活安逸新时代的我们,当我们在人生中面对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我们怎么还能有什么理由轻言放弃?
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一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发扬党的精神、信念;革命理想和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一切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做好眼前的事,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应首先在学业上勤勤恳恳。少年强则国强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青少年都要將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在当今世果,祖国的未来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增强历史责任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挥酒青春的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尽沧桑,却生生不息;苦难深重,却绵延不绝。正是无数默默奉献的人们才造就了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事物终究会变,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与真诚的心是不会变的。相信这浓郁的爱国心、爱国情,必将汇聚成磅礴的洪流,成为推动国家进步的“中国力量”。
03
21城轨2班 姜雨蒙
《八佰》观后感
这部电影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国民革命军为守上海最后防线四行仓库,仅与英美租界相隔一条苏州河,孤军奋战4个昼夜,营造了罕见的被围观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佰人。
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在于一河之隔两种不同的景象,一半繁华景象和一半的战争场面给人带来视觉冲击。感触最深的一幕是每个晚上四行仓库的军人们看着对面的繁华景象,那是他们向往的、想要的生活环境;对面的学生想要去到对面和军人们为了这个国家去奋斗;一根电缆线看似平凡却是用一个个人的尸体趟过去的,他是四行仓库的军人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途径,他是托起后半段剧情的重要纽带。
这部电影是根据历史上的“淞沪会战”改编的。从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日军加快侵略中华的步伐,提出了三个月的计划。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反击。从真实的角度上这部电影还原了真实的历史事件,让人们真实感受到了当时的历史情形和人们苦难的生活环境,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1938年,淞沪会战进入相持阶段,为了掩护我军的行动,团长谢晋元临危受命,率军驻守四行仓库。然而此时的四行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租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行仓库,也就成了孤军。部队进驻后,谢晋元与一营长杨瑞符集合部队作简短动员,说明奉命掩护大军撤退并据守四行仓库--这个当时上海唯一属于中国军队守卫的一块国土,第一营已是离开大部队的一只孤军。他要求全体官兵,抱必死决心,与仓库共存亡,剩最后一人,也要坚守阵地。
我想每个为了这场战争牺牲的人,他们的内心一定非常的强大,他们为了现在的繁华生活做出了很大的牺牲。没有他们也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那些阻碍我们通往美好生活的事情,我们总会努力的跨过它,不论是经济还是文化,我们中国一定会强盛起来,我们再也不是那个软弱无力、任人宰割的中国。